垃圾处理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贡献
202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00万亿,人均超过1万美元,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生活垃圾焚烧大概需要人均每年付出30-40块钱,从我国当前居民平均支付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个题目是多余的。然而,目前关于垃圾焚烧有很多违反常识性的想法走向了舞台,有的甚至可能会变成政策,这是一个比较忧虑和值得讨论的话题。
徐海云在演讲中分享了三个话题:第一,生活垃圾要不要焚烧,效果如何?第二,需要多少钱,合理吗?最后,钱从哪里来,如何筹集?
第一, 垃圾是否要焚烧?
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答案是肯定的。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中明确:在厨余垃圾资源化产品缺乏消纳途径的地区,厨余垃圾可纳入现有焚烧设施统筹处理,要解决垃圾的问题,已经离不开焚烧了。
上面两张图是我国近年来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和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的对比情况,明显看出国内生活垃圾填埋量从2017年开始下降,预计未来几年将快速下降,而生活垃圾年焚烧量直线上升,预计将很快超过2亿吨。
当前全球都讨论温室气体减排,垃圾处理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贡献,就是要用焚烧代替填埋,填埋的甲烷含量是二氧化碳的25倍,中国给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贡献来自于就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
由上图可见,我国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和德国、瑞士、新加坡、包括我们国家的台湾省相比,都还是不高的。
那么,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真是把所有垃圾直接烧掉了吗?其实不然。徐海云介绍道,生活垃圾并不是直接进入焚烧炉,要在垃圾池中堆置7天左右,约20-30%渗滤液析出。因此,厨余垃圾分类量在小于30%分出量(全部厨余量约50%)情况下对焚烧没有影响,只是对渗滤液处理有影响。渗滤液本质上就是高浓度的有机物,其处置方式也是厌氧消化,与厨余垃圾分出后的厌氧消化处理并无二致,可以说目前垃圾焚烧厂实际是一个综合处理厂。
关于对垃圾发电项目予以补贴的问题,财政部在《答复》中说,“经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行业协会等方面认真研究,……考虑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效率低、生态效益欠佳等情况,将逐步减少新增项目纳入补贴范围的比例,引导通过垃圾处理费等市场化方式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予以支持。”以收定支,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的,理解垃圾焚烧电价补贴政策调整的原因,但不应该对垃圾焚烧“污名化“。实际上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其他方式相比效率高、生态效益好。很多零废弃运动的理想是不接受填埋和焚烧,主张90%左右的垃圾都回收利用,这种思维用国内时髦的语言解释就是采用倒逼机制,促进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徐海云表示,这类组织和说法兴起的背景就是极端的环保主义,国际上的零废弃,要求垃圾不焚烧,不填埋,欧洲固废领域权威专家批评为乌托邦,好比拿绳子牵狗,不能拿绳子推狗,垃圾是由消费产生的,靠垃圾来抑制消费是不现实的。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中生物质究竟占多少?各国均有长期跟踪得出的数据,美国环境署(EPA):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贡献60%,丹麦技术大学用C14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生物质碳研究结果也是60%-70%。在欧洲地区,欧洲对垃圾焚烧电厂的定位是正面的:例如清洁能源提供者——提供巴黎50%供热,瑞典120万家庭供热80万家庭供电;为气候变化做贡献——避免填埋甲烷排放(短期86倍二氧化碳),余热利用的贡献一年就避免了二氧化碳排放5千万吨;低排放:例如,2014年伦敦氮氧化物排放,垃圾焚烧占比0.71%,交通占比31.7%;实现最大限度的回收:炉渣与金属有效回收利用等,欧洲9个协会提出将垃圾焚烧发电列入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可见在国际范围内来看,垃圾焚烧是备受提倡的处置方式,也势必成为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手段。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39923.html